集菌仪

全国咨询热线021-56161839

技术文章

集菌仪无菌检查隔离器

作者:admin发表时间:2014-12-17 12:25:00浏览量: 889

集菌仪传递窗和主箱体配备内置式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系统,根据工艺需求对隔离器内部或传递进入的耗材、样品和试剂容器表面进行灭菌。为你详细介绍集菌仪无菌检查隔离器。
文本标签:

2.1无菌检查隔离器的设计

无菌检查隔离器一般由1个传递窗和1个操作区主箱体组成,结构使用不锈钢制成(图3)。隔离器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运行时内部正压控制,内部单向流设计。主箱体上配备有手套,用以在隔离器中执行无菌检查操作。主箱体内部设置有无菌检查专用的集菌仪,应当选用针对隔离器专门设计的集菌仪,如Millipore的Steritest™EquinoxIsofitPump(图4)。传递窗和主箱体配备内置式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系统,根据工艺需求对隔离器内部或传递进入的耗材、样品和试剂容器表面进行灭菌。

隔离器可集成粒子计数器、微生物采样器等环境监测设备,通过触摸屏进行操作,根据客户不同需求提供灭菌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报表的存储、电子版本输出或打印等功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可满足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指南(goodautomatedmanufacturingpractice,GAMP),以及21CFRPart11(美国FDA联邦法规21章第11款)对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要求。

2.2汽化过氧化氢灭菌

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是无菌检查隔离器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可使隔离器内部控制在1个生物负载很低的环境下。合理的灭菌循环可以使整个灭菌循环快速和安全。

由内部气流循环系统将快速生成的汽化过氧化氢带入隔离器主箱体和传递窗中,对试剂样品、耗材外包装表面进行灭菌。在隔离器完成空载的灭菌性能确认后,需要针对固定的试剂、耗材等物品的排放方式进行满载的灭菌循环开发并验证,图5为正在进行满载测试。合理的物品排放、恰当的灭菌循环工艺参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视装载量和隔离器空间大小而定,一般为1.5?2.5h)达到生物指示剂下降6个对数的效果。连续这种灭菌过程具有重演性,隔离器在空载时1次灭菌循环曲线见图6。

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工艺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通风后过氧化氢的残留,一般要求通风后过氧化氢浓度小于1mg/L。过多的残留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的产生。

2.3有关工艺耗材、试剂和工具

图7所示为传统的无菌检查,操作人员正用注射器在酒精灯的火焰保护下处理粉针剂样品。而试剂、培养基等是用牛皮纸覆盖用线扎的。这样的传统操作方式,以及选用的耗材包装在隔离器中是绝对不推荐的。

操作者应通过隔离器的手套对无菌检查进行操作,在使用前后都要对手套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戴隔离器手套进行操作会降低手的灵活性,因此在隔离器中应当不接触或小心使用尖锐物品,如西林瓶的铝盖、针头、剪刀等,避免这些尖锐物扎破手套,导致隔离器的完整性被破坏。

所有传入隔离器的物品均须使用汽化过氧化氢进行表面灭菌,要确保表面灭菌效果的同时,还要考虑过氧化氢在包装表面造成的渗透和吸附问题。包装材料的渗透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工艺影响,例如用于环境检测的培养基,如果过氧化氢渗透到培养基中,可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阴性;而材料吸附会延长过氧化氢的分解,延长灭菌后的通风时间。因此需要对选用的包装材料进行一些评估,或者选用隔离器专用的成品耗材,如MerckMilliporeBD的相关产品。

2.4无菌检查隔离器的排产

表1为1个仅含主箱体的隔离器(不带传递窗)在1d内(总时间约8.5h)的工作安排,适合测试量较小的用户使用。如图5所示即为这种应用方式的案例。

2014-12-17 12:25:00 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