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发表时间:2015-12-16 12:22:00浏览量: 839【小中大】
从1980年代中期,集菌仪无菌检查隔离器(也称实验室隔离器,sterilitytestingisolator)首先在欧洲发展起来。此设备能为微生物测试提供一个最可靠的环境,较好地防止微生物污染待测试物品,避免产生假阳性,现己在全球制药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中国药典和GMP要求的不断发展完善,无菌检查隔离器日益受到国内制药企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无菌检查隔离器的相关法规要求、发展技术背景及设备特点等。
1、无菌检查隔离器的法规与技术背景
l.1与无菌检查隔离器相关的法规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IH无菌检查法中规定,“集菌仪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而2014年中国药典对微生物实验室的增补征求意见《附录XVIG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中说明,“无菌检查应在B级背景下的A级单向流洁净区域或D级背景下的隔离器中进行”。但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微生物内容第3次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集菌仪《1101无菌检查法》中取消了第2次公开征求意见中对环境要求的明确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加了《9206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这是中国药典中首次纳入隔离器,其中提到“无菌检查用隔离器安装环境的洁净度要求建议不低于我国现行GMP中D级空气洁净度要求,安装隔离器的房间应限制无关人员出入”。由此可见,隔离器在无菌检查中的应用己成为趋势。
以下是国际主流法规机构对无菌检查的相关说明。
(1)美国药典(USP)24版<1208>无菌检查-隔离器系统验证:“用于实施药典所规定无菌检査的隔离器从1980年代中期就开始使用了。……使用隔离器的操作者无需穿着特殊的洁净服来操作无菌检查,标准的实验室服就足够了。……无菌检査隔离器不一定要放置于定级的洁净室中,重要的是放置隔离器的集菌仪区域要对非必要人员的进出限制管理。……房间里无需进行环境监控。……”
(2)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PI012-3无菌检查:
“无菌检查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无菌检查的操作环境要求和无菌药品的生产环境一致。”
(3)PIC/SPI014-3用于无菌工艺生产和无菌检查的隔离器:
“当隔离器用于无菌检查时,没有正式要求他们被放置在D级环境。这个环境应当受到控制,例如只允许受过培训的员工进入,但不一定需要定级别。”
1.2无菌检查隔离器的发展与优势
在隔离器技术用于无菌检查之前,执行无菌检查的集菌仪操作和产生假阳性是关注的重点问题。无菌检查过程中,假阳性的产生有以下可能性:(1)由操作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造成的污染;(2)在容器表面存在的污染;(3)测试环境与设施造成的污染;(4)使用受到污染的试剂和设备,或者取样的操作产生的污染。
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依赖于有效控制的测试环境、适当的产品样本和测试试剂,以及操作者的无菌技巧,才能够保证无菌检查的成功执行。适当的试剂和产品样本可以通过每批次促生长以及产品样本抗菌性和抗真菌性测试来进行验证,但是控制测试的环境和管理控制操作人员的行为则相对困难。随着隔离器应用于无菌检查,虽然操作方式上并没有简化,有时甚至操作起来不如传统方式方便,但是受到更可控环境的保护,加强了微生物的控制,并且集菌仪降低了假阳性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测试性能。
美国某药厂对分别在洁净室及隔离器中集菌仪进行无菌检查所产生的假阳性和经济损失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洁净室中进行无菌检查造成的平均假阳性产生率、未通过审查的药品率及每年的损失分别为0.5%?1.0%、1%?2%和20万?50万美元;而在隔离器中进行无菌检查上述情况均可避免。另外,从使用成本角度考虑,在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ISPE)的《无菌产品生产设施基础指南》中提到,在使用隔离器时,运行成本大约低于传统洁净室运行成本的75%,主要是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HVAC)有关的运行成本;其他成本,如更衣室、厂房设施布局及环境监测方面也节省了花费。
无菌检查在B级背景下的A级设计的实验室需要设计复杂的集菌仪更衣区域和缓冲间(图1)。而如果使用隔离器,最简单的设计就是1个D级房间,带1个物料进出口,1个人员进出口即可(图2)。